阅读历史 |

第四章周慕杨的前半段人生(2 / 4)

加入书签

业怎么办?实体书出版社的时代,读者的评论不见得会逐一反馈到作者那边,作者大可以泡在全是好评的美梦里。但是网络时代,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以后,上网发作品的门槛大幅度降低,这是一个人人只要肯就能写小说的时代,这是好处,也是坏处,人人都能写了,文字也变得更加不值钱了。不过可能文字值钱也不过是过去的泡影,是人的幻觉而已。人人都能写小说了,于是人人都能写评价了。作者和读者之间没有了距离的屏障,什么样的言论都能反应到作者眼中。周慕杨虽然不写小说了,但是还是坚持看小说,看多了小说也吃多了瓜,今天这个作者曝出被读者网暴抑郁症,明天又曝出是这个作者霸凌读者,后天又不知道发生什么反转,还有什么大作者欺负小作者,还有什么作者因为读者评论抑郁到弃坑,周慕杨吃瓜吃了个爽,心里也是怕怕的,对文学小说的最后一丝幻想也没有了。

她以为文学界就是个高坐在云端的殿堂,就算是曾经抱有敬意和崇敬的名作家,建国前也好,建国后也好,改开以后也好,她了解以后才知道真真是,各人各生活,一地鸡毛。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再不甘心,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没几两才气。没有才气,她连坚持写完一本狗屎样小说的毅力都没有。没有毅力,她其实连面对读者评论都没有勇气。她实在很难想象现今的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现在的读者。时代的变化是迅速的,她刚开始听到菊洁的时候下巴惊得满地找,这是听她看耽美小说的小姐妹说的,她完全无法理解——什么叫做菊洁啊?!菊花要怎么洁啊?!菊洁的人是不是不拉屎啊!!!

周慕杨天真以为这把火不会烧到她这儿,过了一段时间她就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什么男处女处男非女非,再接着一段时间,她看到微博上她关注的账号都吵翻了天,什么要不要标明排雷,要不要写明男女主是不是处,男非处女处是不是作者爱蝻啊,但,就连作者把女主捧得高高的虐的男的死去活来都有人跳出来指责作者虐男主太过,满屏吵吵嚷嚷,看的周慕杨只想甩了手机——天可怜见的,她只想看个小说放松一下而已啊喂!!

那天她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眼神空洞。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可怕这么复杂,妈妈啊她只想回火星。

她就纳了闷了,每个人需求不同,各找各家不好吗?但这有的吵。说是有些作者什么结局诈骗什么处男处女诈骗,她没怎么了解,但似乎是就算是同一方向,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因为这不同的理解照样能撕起来。围观了n个吵架以后的周慕杨对网络撕逼这种事心有余悸,再次躺在床上眼神空洞:人类啊,你们为什么这么复杂。

周慕杨觉得自己啥都能看,要分类型,她应该算是个杂食党,只要好看,能入她眼,什么样的小说都能看,言情她看得,耽美她也看得,她自觉是不挑的,但好看的小说好像越来越少了。

是她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吃多了山珍海味,清粥小菜,什么样的菜肴都吃了个遍,那么新出的菜式花样再多,换来换去无非也就是那些味道。周慕杨也是同理。她看多了小说,也算博览群书,什么样的类型都看遍了,都看尽了,那些新花样无论如何再怎么推陈出新,在她眼里也翻不出老几样。所以,可不就是她自己的问题吗?

更让她痛心的是,在遍览小说以后,她肚子里的墨水还是只有那么点——晃荡起来能听见个响,但想倒出来写什么锦绣文章,那就真的只是她的妄想了。

接受自己没才气,没有毅力,也没有面对读者的良好心态,周慕杨觉得自己受到差评绝对能崩溃到患个抑郁症什么的,她也就放平心态,老老实实念书,毕业以后老老实实找工作。

毕业后的前几年,她留在了省城工作。

高中时候周慕杨对未来的想法是这样的: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当然最好是成为名作家),坐在现代黑色线条构成的一线写字楼里,脚踩十几厘米尖刀吓死人的高跟鞋,身穿lv、prada等各种大牌奢侈品牌的小西装,屁股一扭一扭,头也不回,以相当冷酷的气势都走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口中随便吐出一个数字,都能轻易撼动金融界啊商界啊,什么界都行,反正要当就当抬抬手就能影响市场政界的大佬。

现在她回过头看看年轻那会儿,只想抱头呐喊:她当年脑子里都是塞得什么屎啊?!!

当过社畜才知道,什么指点江山都是个屁。普通人能找到一份工作都不容易了,拿着没几千的工资还要在大城市生存。房租水电伙食费,这些钱交出去就削了工资一大半。毕业前周慕杨每个季度都要买新衣服,花爹妈的钱不心软也不手软。毕业以后挣了钱,她自己买衣服回回上淘宝,还要货比三家,有时候还要去赶实体店的促销季。每个季度买新衣服都已经过时,为了省钱她都是今年的衣服凑活到明年穿,明年还能穿那就后年继续穿。至于高跟鞋,她买过两双十厘米的高跟鞋之后就放弃了穿高跟鞋的想法,通勤时间要挤地铁挤公交,还要拼命和人挤位置,她穿个高跟鞋走路都勉强,更遑论还要通勤上班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